保存和共享镜像 ¶
- Docker 镜像的本质是多个基于 UnionFS 的镜像层依次挂载的结果,而容器的文件系统则是在以只读方式挂载镜像后增加的一个可读可写的沙盒环境。
- 基于这样的结构,Docker 中为我们提供了将容器中的这个可读可写的沙盒环境持久化为一个镜像层的方法。更浅显的说,就是我们能够很轻松的在 Docker 里将容器内的修改记录下来,保存为一个新的镜像。
- 将容器修改的内容保存为镜像的命令是 docker commit,由于镜像的结构很像代码仓库里的修改记录,而记录容器修改的过程又像是在提交代码,所以这里我们更形象的称之为提交容器的更改。
- Docker 执行将容器内沙盒文件系统记录成镜像层的时候,会先暂停容器的运行,以保证容器内的文件系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 在使用 docker commit 提交镜像更新后,我们可以得到 Docker创建的新镜像的 ID,之后我们也能够从本地镜像列表中找到它。
commit 镜像 ¶
-
Docker镜像都是只读的,当容器启动时,一个新的可写层被加载到镜像的顶部!
-
这一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容器层,容器之下的都叫镜像层!
如何提交一个自己的镜像 ¶
docker commit 提交容器成为一个新的版本
# 命令与 git 类似
docker commit -m "提交的信息备注" -a "作者" <容器id> <目标镜像名:[TAG]>
1. 拉取一个 默认的 tomcat ¶
docker pull tomcat

2. 查看 Layers 层数 ¶
docker inspect tomcat|grep -A 15 "RootFS"

3. 将拉取的 tomcat run ¶
docker run -it -d -p 8080:8080 --name=tomcat tomcat
4. 发现 tomcat 默认 不带文件,添加默认文件 ¶
docker exec -it tomcat /bin/bash
5. commit 提交为新的镜像 ¶
将修改后的 tomcat commit 为新的镜像
docker commit -m "chore: 添加默认文件" -a "cc" tomcat tomcat:v1.0
docker inspect tomcat:v1.0|grep -A 15 "RootFS"
commit 后发现多了一层 Layers ,这就是我们 第 4 步进行的操作。
6. 将新的镜像 run 起来,查看是否正常 ¶
docker run -it -d -p 8080:8080 --name=tomcat tomcat:v1.0
镜像重命名 ¶
注意
- 使用 docker tag 能够为未命名的镜像指定镜像名,也能够对已有的镜像创建一个新的命名。
- 对镜像使用 docker tag,旧的镜像依然会存在于镜像列表中。
docker tag tomcat:latest tomcat:v3.0
-
由于镜像是对镜像层的引用记录,所以我们对镜像进行命名后,虽然能够在镜像列表里同时看到新老两个镜像,实质是它们其实引用着相同的镜像层,这个我们能够从镜像 ID 中看得出来 ( 因为镜像 ID 就是最上层镜像层的 ID )。正是这个原因,虽然创建了新的镜像,但对物理存储的占用空间却不是镜像大小直接翻倍,并且创建也在霎那之间。
-
除了使用 docker tag 在容器提交为新的镜像后为镜像命名这种方式外,我们还可以直接在 docker commit 命令里指定新的镜像名,这种方式在使用容器提交时会更加方便。
镜像的导出与导入 ¶
镜像的导出 ¶
- 在我们将更新导出为镜像后,就可以开始迁移镜像的工作了。
- 由于 Docker 是以集中的方式管理镜像的,所以在迁移之前,我们要先从 Docker 中取出镜像。docker save 命令可以将镜像输出,提供了一种让我们保存镜像到 Docker 外部的方式。
# docker save 命令可以将镜像输出,提供了一种让我们保存镜像到 Docker 外部的方式
docker save tomcat:v3.0 | gzip >tomcat3.0.tar.gz
镜像的批量导出 ¶
通过 docker save 和 docker load命令我们还能够批量迁移镜像,只要我们在 docker save 中传入多个镜像名作为参数,它就能够将这些镜像都打成一个包,便于我们一次性迁移多个镜像。
# 编写 shell 脚本
# 批量拉取镜像
names=(
"clickhouse:22.8-amd64"
"redis:6-amd64"
"postgres:15-amd64"
"minio:22.8-amd64"
)
for name in "${names[@]}"; do
docker pull "${name}"
done
# 批量导出镜像
name=$(
IFS=" "
echo "${names[*]}"
)
docker save ${name} | gzip >"image.tar.gz"
docker load -i image.tar.gz
镜像的导入 ¶
-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将导出的镜像文件复制到另一台机器上,在这么操作之后,我们就要将镜像导入到这台新机器中运行的 Docker 中
- 导入镜像的方式也很简单,使用与 docker save 相对的 docker load 命令即可
docker load -i tomcat3.0.tar.gz
容器导出和导入 ¶
-
使用 docker export 命令我们可以直接导出容器,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的理解为 docker commit 与 docker save 的结合体
docker export -o ./tomcat.tar.gz tomcat
-
使用 docker export 导出的容器包,我们可以使用 docker import 导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 docker import 并非直接将容器导入,而是将容器运行时的内容以镜像的形式导入。所以导入的结果其实是一个镜像,而不是容器。在 docker import 的参数里,我们可以给这个镜像命名
docker import ./tomcat.tar.gz tomcat
-
使用 docker save 和 docker load,或者是使用 docker export和 docker import 都可以达到迁移容器或者镜像的目的